ID书屋
ID书屋 > 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> 第591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91节

 

蓝光碟已经定好发行了,就是发行日期比较晚,定的是三年后。

年八月:“这三年我怎么着也要再搞两个奖回来。”

她是才知道年导的野心这么大,一部电影要得多个国际大奖才满意。

这才就影帝影后的世界吗。

比正常拍戏演戏还紧张的样子。

不过这都跟她无关,她是演员,演戏就行了。

目前除了史导给的那个百合本之外,还有另一个本,就是陆北旌写的剧本。

他真的把剧本写出来了,但是内容太不商业了。

在她看来,他写的这个本子可以叫《我的前半生》,写的就是他小时候的事,不过切入点是从父母辈开始的。

他的父母辈都是七零后,做为第一批独生子女,他的父母辈受到的教育就是人生要靠自己,要努力学习,要建设祖国。而且由于祖辈大多数都经历过那个动荡的年代,都算是擦到了那个年代的尾巴,经历过上山下乡和恢复高考,祖辈都相信学习能改变命运,父母辈也是这么做的。

他的父母都留在了上学的城市,北京。两人都没有回家乡,所以幼年的他是个标准的钥匙儿童,父母都上班,他放学自己坐公交,自己回家,自己泡泡面吃面包。他不是祖辈手里的小太阳,等到父母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接到北京赡养的时候,他已经是初中生了,为了给家里腾出空间,他开始了住校,他对祖辈的印象就是他们都已经生了老病,长期吃药,需要定时往来医院,家庭负担加重。他不讨厌祖辈,他很喜欢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他的疼爱。但他认识他们的时候,他们都又老又病,他们认识的太晚了,没有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。

到他大学时,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继过世。

家庭负担减轻,父母松了一大口气。

悲伤轻飘飘的,风一吹就没了。

他突然之间就长大了,父母猝不及防。

而当他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员之后,父母突然之间就老了,他同样猝不及防。

他和父母就像是两条平行线,总是在回头时才能看到对方。

他把这些写成剧本,倒叙式的,从儿子要结婚开始,儿子回家,发现父母老得吓人,亲子关系之间冷淡中又夹杂着愧疚,想亲近却两边都不习惯,彼此客气的发疯。

然后分三段倒叙整个故事。

从大学,到初中,到小学,最后是年轻的父母刚刚毕业找到工作,意气风发的回家向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说:“爸妈,我毕业了,我找到工作了,我可以留在北京了!我要结婚了!”

和开头的父母一样年轻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惊喜极了,他们快乐的面孔构成了结局时的定格。

文艺性有。

商业性等于零。

观看性……很低很低。

她怀疑这部电影会是电影院的一周游,就是上映一周就可以下映了,然后找央六说一说在央六放,从此就留在央六的片库里,时不时的拿出来放一放就行了。

但他写得很认真。

剧本写完,分镜有了,美术设计也顺便做了,连演员——还没去找人家谈——都已经写好拟邀请的演员表了。

她艰难的对他说:“没什么商业性,但如果你想拍,也可以。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个本子。”

陆北旌点点头:“我知道它不会太受欢迎。”

她问:“要不要我给你客串一下?拉拉票房?”

陆北旌摇头笑:“不用,我都不打算演,这里的演员全请别人,我不自己上,我就导就行了。”

她说:“好,到时我们一起去看。”

柳苇的电影组局很快。在她跟史导看本的时候,方芳已经打来电话问她是不是在看新本。

柳苇:“梁导说的吧。”

方芳就笑着说:“他也是怕你找不到合适的投资。古装片的投资还是比较大的,布景美术都要花钱,不然就不好看。你觉得合适就打电话给我,咱们合计出一个方案来。”

柳苇想到了陆北旌的那个本,想了想就说:“行,等我跟别人聊聊。”

史今生找的本,肯定就是她当导演。

编剧就毫无疑问,找的是乔编。

乔编剧已经等了很久了!《幸福小区》把史导带进去了,可是她没进去。没办法,年导说剧本已经好了,不打算再改,打算冲奖的剧本,也确实不能改来改去,她就没挤上这趟车。

不过她也算好了,打算空出这个时间等柳苇回来。

这段时间她真是没接任何工作,给自己放了一个大假,把工作室升级成了公司,签回来了几个小编剧,公司接回来的活儿都让这些小编剧去写了。

工作和生活都调理的更顺当了,她就安安心心的等柳苇回来。

终于让她等到了啊!

史导那边选好本就让她去看原著了。她把书买回来就开始着手改成剧本,先是大纲,再是角色剧本,总之,前期工作都完成了。

柳苇果然就对这个剧本感兴趣了。

因为她没拍过百合片啊!

这一点上,她和史导都看得准。

对演员来说没演过的角色永远是有强烈吸引力的。

而且史导还是没脱出商业导演的风格。她以前当商业导演当的时间太长了,太习惯摸投资者的脉了,挑本子时她先看的还是能不能拍火。

古装片加百合,往奇情的方向走是很容易弯道超车的。不管是喜欢看宫廷戏的,还是喜欢看古装戏的,还是喜欢看百合片的,都能在这部片里找到自己喜欢看的。

宣传也好上啊。越怪的电影在宣传上越容易抓重点,千篇一律的套路片反倒不容易在宣传上出彩,这时就逼得导演和演员不得不搞些新闻出来吸引眼球。

投资方也表现得很好说话,差不多就是任由他们开口了。

多好啊,一切都顺利的不可思议。

柳苇去找陆北旌,问他的电影要不要投资。

她说:“方芳给我打电话说想投资我那部片,把你的片加上去吧?”

陆北旌懂了,就像他拍《武王传》可以搭一个《夏日》,拍《西游》前可以加一个《汪汪汪》,拍个投资商喜欢的电影,就可以替另一个不受投资者喜欢的电影找来钱。

不过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。

以前都是他带别人,现在变成了她来带他。

他叹了口气,复杂的说:“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要被你养了。”

她说:“你要不愿意……”

他正色道:“陛下,臣愿意!”

她被逗笑了。

他这个剧说起来也简单。剧本,他已经搞定了,美术什么的,他也能搞定八成,动手的事交给别人,他出意见,分镜,他也行,就是拍,他也不是完全不行。

现在投资再一就位,就只剩下拍了。

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个片很可能不好找院线。

陆北旌还是想上院线的。他是电影演员,有执念,拍一个电影不上院线直接网播这算什么电影?这是大型v。

他自己连预算都做出来了。

宣传费省了,到时拿他的名字宣传可以省下不少宣传费。

院线需要给电影院让一部分利润,这个也可以拉受。

后面半卖半送给央六也是应该的,这个调调的电影应该是合央六的胃口的,观众也会愿意在电视上看。

其实这种没特效的电影,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