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书屋
ID书屋 > 走近娱乐圈之公司倒闭三百遍 > 第14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7节

 

在王嫂这里,这个因果关系是成立的。

路露没话说了。

这也确实是现实问题。

为了保证王导的家庭和睦,他只好认同了在北京拍。

王导:“你也别担心拍出来不像。咱们国家六七十年代时搞城市建设,那都是一块上的,城市规划这方面是有一个成功的,其他的地方都跟着学,所以全中国六七十年代时留下的老房子都差不多,街道也差不多,连种的树都差不多。北京因为拆迁贵,所以老建筑保留的都不少,在本地拍主要内容,等到回头你需要拍特色内容了,找一个人带着机子去,拍几镜回来剪进去就行了。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个片,还是别拍城市特色了吧。”

那肯定的啊。

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含糊着来的,根本不敢明指。

柳苇出场后没有说过一句话,但两人的动作习惯都在展示着他们的人设。

陆北旌的笨拙和不擅言辞体现在他跟人打交道时。

柳苇则是被镜头描述的。

还有,就是她表现出来的。

梁平知道柳苇喜欢做小动作,喜欢用小动作给角色添性格。

这一次她当然也这么做了,王导表现出来的只有一个地方。

就是她照镜子,不是用窗户玻璃,也不是用汽车后视镜,而是用手机。

柳苇时不时的举着手机看自己,王导一直奇怪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,直到有次一个摄像师跟得近了,拍到了,发现她是打开前置摄像头当镜子照。

臭美得非常有个人特征。

从世界上第一个女演员用汽车后视镜当镜子照自己后,已经有无数的影视剧模仿这一幕了。

王导就觉得用手机前置摄像头当镜子这个很有现代女孩子的特色,以前的女孩子也没有自拍的习惯,这个是中国当代女孩子才会养成的习惯。

中国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是世界之冠,可以说现代手机的使用习惯是被中国人主导的都不过分。移动支付、大屏、更高清的镜头、更优化的美图app,以及便捷的网络,这才能构成中国人和手机如此亲密的关系。

柳苇的手上一直拿着手机,它就像她的分身。

镜头也从是她拿手机的这只手的这个方向去拍,她的美丽、时尚、青春、活力,都显示在这一个个浮光掠影的镜头里。

她一直没有说话,镜头也没有推进,似乎只是跟着她拍而已。

她是陆北旌的影子,陆北旌才是这个电影的主角。不必加戏,只是这样,就轻松的把陆北旌和柳苇给对立了起来。

在度过了前面二十分钟之后,陆北旌在昏暗的房间里打开电脑,在阅读微博私信。

从发件人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已经毕业,正在找工作,他跟很多网媒都有合作,也有很多网媒来找他合作收片。

他认真回复着私信,直到翻到一个网友来信。

网友的留言有很长,镜头慢慢推进,让观众能看清上面的留言。

“真羡慕你们北京人可以随便睡女人。”

“这些妞都很便宜吧。”

“我老家花十万就能买个媳妇了。”

陆北旌震惊了,他没有迟疑犹豫,拿起电话,按了三个数字:110。

然后他再一次在清晨出门,背着背包,提着行李袋,行色匆匆。

他没有像剧本里写的那样跟物业和邻居说话,他沉默寡言,只给父母打了一通电话,全程“嗯,嗯,嗯,我要走了。”

显然,他的社恐在父母面前更严重了。

他出门,在路边上车。

开车的就是人贩子中年男,中年男爽快的说:“便宜,二十块给你拉到,不多收你的。”

他提着行李上车。

下一个镜头就是柳苇。

她站在路边,人贩子中年女下车,亲热的拉着她往车上走,还夺她手里的行李箱。

中年女:“妹妹,上车吧,我们这车就拉最后一趟,你去哪儿都行,送完你我们就回去吃饭了。”

柳苇被抢走行李箱,但仍不识人间险恶,她以为对方只是想做生意,跟过去说:“不用了不用了,我来找同学的,我坐公交车就行了,谢谢!不用了!”

中年女:“哎呀,客气什么,上车上车!”她把柳苇拖上车,对着司机喊:“老马,开车!”

柳苇尖叫:“哎呀,你怎么这样!撒手!我要下车啊!”

汽车远去,镜头留在了路边,慢慢变黑。

路上行人仍旧车来人往,没有人发现刚刚在此时发生的事有多么的不同寻常。

王导4

之后,柳苇再次下线。

陆北旌扮演的乔野在此时才揭出主线:拐卖妇女。

陆北旌扮演的乔野跟他以前扮演的主角不同。哪怕是他第一次演电视剧演一个大学生村官,都是一个勇敢无畏、智慧无双的男孩子。

但陆北旌这一回却演了一个普通人,而且是有明显缺点的普通人。

普通人有各种各样的缺点,有一种最容易让人生气,就是只会吃亏的人,这种人有时比坏人还让人生气,甚至他都不是为了做好人才吃亏,而是吃亏已经成了家常便饭。

有人觉得可能穷人更容易变成这样,但假如一个人父母双全,生活优沃,上过大学有一技傍身,但他还是养成这种性格,那才真叫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。

因为你找不到理由去替他解释他为什么变成这样,那就只剩下怨恨他为什么这么让人生气。

陆北旌这回演的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
他比郭靖还让人生气,因为郭靖不但有悲惨的身世,还有精灵娇俏的女朋友和无数的奇遇,所以熟靖的笨拙让人有安全感,他演的这个角色只会让人讨厌。

在今天之前,大家知道这是一部什么体裁的电影,但没有人真的看过全片,所以对于导演会拍成什么样,编剧会怎么写剧本,没有人知道。

前面二十多分钟的光线和镜头又很日常很平凡,没有以往电影中那种炫技般的大广角和鱼眼镜头,或是频繁切镜之类的,连观影角度都很像平时眼睛会看到的世界,所以柳苇被抓上车之后,大家是真的被吓了一跳的。

梁平也发现了,到现在为止,全是王导新拍的素材,区别跟他的很明显。

当然,高明的是王导,他就是个屑。

说一个最明显的。

他有一个很匠气的习惯,也是跟王导的镜头差别最大的地方,那就是他的镜头里常常只放主角。

大部分的电影都是这么拍的,镜头里只有主角,就算加了配角和群演,也全是演员。

王导的镜头则全是人,哪怕镜头里没人,给人的感觉也是“这条街就在离人不远的地方”。

生活味特别浓。

这是因为王导是拍记录片出身,他的镜头就是充满烟火气。

梁平自己是修炼出来的,他的镜头就是要放大主角,为了放大主角,他才会把周围所有的东西都清理干净。

梁平再一次感受到他与这个剧本有多么不合适,真让他来拍,可能会拍出个四不像,就是既不像商业片,也不像艺术片,更不像现实,就是一个乱七八糟。可能他在日后会把《夏日》当成黑历史,恨不能把全网人的记忆都删除。

王导接过这部片,其实是救了他。

王导不觉得他需要只拍主角的美丽和帅气,他是要拍出主角的人生。

立意不同,做法就不同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