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书屋
ID书屋 >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> 第133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3节

 

然而眼前这人是韩彻。

他每每越是好说话的时候,便越是会让人加倍警惕起来。

果然,韩彻说完这话后,便又面向了围观的百姓,只见他先一脸肃然的面朝向大家躬身拱手,再郑重承诺道:“今日是我无能,暂且无权利依照手中的证据去做清查。然诸位也但请放心,此事我定呈报于陛下!”

“朗朗乾坤,岂能容奸佞当道!”

这话一出,围观百姓中顿时便爆发了一阵响烈的“好!”

“你……”那王尚书顿时惊惧交加,为官这么多年,他可绝对不干净。

甚至王尚书这一家子都非常的贪婪,在过去他任职盐铁转运使,掌控盐政时,其妻子周氏,还有他的两个儿子更是时有传出收纳贿赂。

韩彻也早就掌握了足够的证据,只是一直奈何其同党势大,又深得皇帝宠幸,不敢轻易出手。

毕竟如王尚书这一类的,韩彻要么不出手,一出手就必须保证对方能被一击毙命,否则后患无穷。

在被韩彻这么一番操作后,今日发生的事情便以极快的速度,传遍了整个京城,比之当初有关于韩彻的流言,传播得还要迅猛许多。

毕竟韩彻当时的流言是人为的刻意安排的,而今日这事,先有韩彻派人广而告之的宣传,再有百姓亲眼所见。

于是京城的大街小巷,几乎都能看到有百姓在大肆讨论这事。

“听闻那王大人才是贪污受贿之人。当时他可怎么都不肯如韩大人那般坦坦荡荡的,让人去清查……”

“我听闻最开始有关于韩大人贪污受贿的谣言,就是那位王大人故意派人传播出来的,想要陷害韩大人呢!”

“这事我也听说了!我呸!明明他自己才是那等大贪官,却来攀诬人家韩大人!”

“先前那王大人管着盐的时候,咱们买盐多贵?如今看来,咱们之所以以前得吃着那么贵的盐,怕是多出来的钱全流进了他王家去!”

“可不就是么!”

“要我说,那王大人之所以这么陷害韩大人,就是因为韩大人让咱们吃上了这般便宜的盐,把他的财路给断了!”

流言越传越开,一时之间,京城各坊间的还被激发出了民愤民怨。

之所以后果会爆发得这么严重,除了韩彻暗中派人做了些许的推波助澜,也是因为盐还事关到人的必要生存物资。

普通百姓确实是没胆子跟官员对上,但若这些事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自然又不同了。

就好比早前朝廷在韩彻的提议下,实施榷茶去掌控边境的外藩或胡人时一样。

至于禁止?

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。

而就在京城百姓对此事议论纷纷,且愤怒至极时,韩彻也如他之前对百姓所承诺的一般,携带着那些罪证,开始出发进宫求见皇帝。

因为是真有心想保住韩彻,皇帝还特意派遣了人去韩府围观。

此刻,待到对方汇报完毕后,皇帝也久久未曾做出回应。

实在是无论那王尚书等人也好,亦或者是皇帝也好,都以为韩彻这次最多不过能自证了清白。然而他却借着自证清白的同时,还实施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

并且他在用着对方陷害他的手段进行反击的时候,韩彻更是实施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水平。

那汇报的人便一直安静的站立在那里,头还保持着微微低垂的姿势。

宫殿之中,一时沉寂的有些吓人,随侍的人皆不敢发出一丁点的声响。一直到有内侍前来汇报,言道韩彻求见。

“下去吧。”皇帝挥了挥手,又对内侍道:“传韩彻。”

韩彻在跟随内侍进入宫殿,又给皇帝行过礼后,便也直奔了主题,朝着皇帝伏拜道:“……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。”

皇帝在查看完韩彻呈过来的罪证后,先定定的看着伏拜在自己面前的韩彻,许久才叹息一声。

因伏拜的姿势关系,使得韩彻无法察看到皇帝的神态,但却也在这一声叹息出来后,心头跟着不由得一松。

王尚书那人,虽然贪婪,却也是有一定能力在的。

而且他还是最早站位皇帝的那波人,更是在之前的政治斗争中为皇帝取得最终的胜利,创立过不小的功劳。

所以皇帝对王尚书是真存有几分旧情在的,那么韩彻想要皇帝彻底放弃他,就必须让事态严重到一定的程度。

至于贪污受贿?

结党营私?

玩弄权术?

这些放在普通的臣子身上,绝对够他们狠狠喝上一壶的罪名,放在王尚书身上,皇帝却选择了数次包容。

是的,已经包容多次了。

作为一个皇帝,这个天下绝对的掌控者,身边重臣的基本品性和处事,他不可能完全不知晓的。

所以即便韩彻一早便把证据交给皇帝,让皇帝对其作出惩治,力度也绝对达不到韩彻想要的结果。

不过眼下不同了。

“爱卿今日受苦了。”叹息过后,皇帝一脸温情的走过去,亲自将韩彻扶了起来。

“陛下,臣并未觉得受苦。”韩彻却一脸正色道:“臣既然从未行差踏错,自是不惧任何流言诽谤。”

皇帝又一次沉默了下来。

韩彻也安静的伫立在一旁,静静的等待着皇帝最后的决策。

实际上,事情发展到了现在,皇帝除了派人去彻查,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。

临近天黑,韩彻终于归家。

“如何?”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时的齐五郎,忙上前询问。

此刻也不止他在,只除了身份不甚方便的李泽之外,家里其他的人,能在的都在这里一直等着韩彻回来。

这一次的事情实在太过严重,家里所有人如果没有亲眼瞧见结果出来,都没办法安下心来了。

“陛下把证据都留下了。”韩彻便笑着对一脸担忧的众人说道。

反思

同一时间,王尚书这边。

在听闻韩彻真进宫时,他便越发坐立难安,提心吊胆起来。

因有那韩彻之前直接当场逼迫他也来容许大理寺清查,用以自证一事,王尚书自是知晓对方绝对掌握了足够的证据。

虽然他也一直都听说在各地方官吏之间,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哪怕是远在天边,那位韩大人也都睁着一双眼睛在看着。

但真要说起来,对韩彻在各地方的这份强大的掌控能力,王尚书虽也曾有过些许的惊惧。不过到底想着自己与他同为宰相,又出身世家大族,党派势力也极为强大,还深得皇帝宠幸看重。

却不曾想韩彻竟真有这胆子这么与他王家,甚至是他背后的整个党派势力直接硬杠上!

“韩彻那个竖子!他岂敢?他岂敢!”越想心中便越发忐忑难安,王尚书终是忍不住在书房里与心腹等商议应对法子时,破口大骂了起来,全然没了往日的沉稳和威严。

心腹等人面色也同样的难看。

最后一群人在商议过后,决定让王尚书提前主动去跟皇帝请罪。

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,躲是不可能躲过去的。

唯一能被他们寄予希望的,便是皇帝对王尚书的宠幸看重,以及当初老皇帝在位时的党派争斗之中,王家坚定不移的站立到皇帝这边所立下的不小功劳。

于是就在韩彻出宫后不久,王尚书便也进宫请求面见了皇帝。

听闻内侍来报,皇帝又是一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